《发现河红》系列之二——民间茶人白松和他的茶王汇

Connor 比特币交易平台 2024-07-30 13 0

民间茶人白松和他的茶王汇

《发现河红》系列之二——民间茶人白松和他的茶王汇

在还没有见到白松前,就听说了他的《茶王汇》。果真,我们见面桌上就摆着茶王汇。一盒一盒,煞是壮观。

白松说,来,开泡。 这个茶王汇里有十款茶,是武夷山十个茶王送来的。 一个茶王一款茶,喝完这十泡茶,等于把武夷山十大茶王的茶都品尝了一遍。

然后,十个茶王他们分别叫什么,做了多少年的茶,各个茶的口味,特征,年产值,都销往何处,他们的家庭情况、身份介绍······我们喝着茶,听白松讲北武夷深处,十大茶王的故事,充满神往,憧憬向往。

茶王每年都斗茶吗?

斗。

茶王的茶山都高吗?

高。

茶王都自己会制茶吗?

会。

茶王都脾气好吗?

好。

茶王的年龄都偏大吗?

还好。

茶王的子女都会传承父辈茶艺?

会。

展开全文

《发现河红》系列之二——民间茶人白松和他的茶王汇

《发现河红》系列之二——民间茶人白松和他的茶王汇

我们所有的好奇,白松都一一解答。

两个小时,不是与白松对话,是听他讲故事,感受他推荐十大茶王的热切。

白松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说话有“主题先行”的味道。

“我是典型的叶公”;

“他们都是茶王,我不是!我是茶王们的朋友,为河红茶的推广做点事。”

“茶叶确实水很深,我玩茶,交学费交了5年,后来混了个半桶水。为什么这么说呢?喝茶,制茶,懂茶,推荐茶,学问深着呢!”

白松,原名白克嘉,河红茶传播者。之所以能把北武夷的十个茶王聚到一起,每年好朋友一般大家自发地搞两次茶王会,六月份聚一次,春节前聚一次。聚会见面,为了拍照整齐好看,白松就选一款衣服,给他们每个人发一件。

大家就这样保持着你来我往的关系。

《发现河红》系列之二——民间茶人白松和他的茶王汇

白松认为,表面上是交朋友做一个“加法”,实为一种“减法”。

白松自称闲人,他现在退休了,除了烧饭,陪外孙玩,就是喝茶。其实这样的他,就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先行者,他已经和茶王们相识十余年了。在铅山县,他是为数不多的——和北武夷的十大茶王们玩得起来,遇事叫得动他们,每年挑固定的时间可以让大家聚得到一起的人。

北武夷西坑村的谢村长说:“你现在爬的山比我多,进的茶厂比我多。”白松以他的身体力行,表达着他懂茶是一种手工,一种慢活。是啊,他自己曾经是一个知青,在铅山稼轩下放过两年,很有农民农村情结。他对农村的一切都心醉神驰。

在北武夷,他到哪一家,老百姓都愿意喊他吃饭,抽烟,喝茶,喝酒。人们在白松身上,瞥见了一个乐于奉献的老哥胸怀,一个酷爱喝茶的长辈情深,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情怀。也有的茶农,白松在他家里喝了8年茶,却没有买过一次。这些年,他带了40多批人进武夷山镇,累计几百人。每一次谁买了谁家的,大家都会传,没有被买的也不会抱怨。

因为价格、茶的口感等很多因素。白松给我们解释说:“比如像香烟,中华有标准的口味是吧。像全粮液有标准的口味,一喝就知道是全粮液,但是茶不一样,同样的茶青,张师傅和李师傅做的不一样,李师傅上午做的和下午做的不一样。天气、湿度、自己当时的心情,各种原因影响茶的品质。”是啊,差之毫厘都不可以。

但是,不买,白松也不会难为情,茶农也不会生气。大家都相互信任相互等待机会。

也有的朋友跟着白松来武夷山镇,绕过白松,直接就找到厂里,加微信买了茶。事后,他们就问白松:“不对呀,上次你给我买了那个茶,后来我也叫他寄了几斤,味道不对啊,他是不是骗我?”白松说,“不能说人家骗你,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都是小农经济,家里这款茶也许存量是100斤也许300斤,你时隔三个月之后再来买同一款,原来买的茶的存货早卖光了!你再跟他买300块一斤,他要做这单生意,也许,卖给你的不是之前同一款。农户家里的茶品质各异,这次蛮好喝的、感觉还不错,下次可能就不一样了。”我们好奇地问白松怎么解决?他说:“因为我有个比较,虽然不是上次那个,我首先问你找谁买了,上次给老毛买的,他说没有了,那我就再比对,我会在300块钱挑最好的一个。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茶农跟我关系好,外面一些老茶客也信任我的原因。”

白松和茶,可以说是一场有心且浪漫的邂逅。他懂茶的香气、甜味,跟中药一样,是要配伍的。所以他推荐人家买当地人的茶,要求很高。而他之所以跟铅山武夷山镇的老百姓这么熟,源于他的“实”。跟茶农们买茶学做茶,跟踪他们的茶园、爬山,白松和几个朋友实干了三年,他们经过长时间的了解,17、18、19三年连续三年,每年花十万八万买茶叶。拿出去送拿出去打市场,就跟钓鱼撒网一样地到处去撒。花了很多钱赚到了很多的经验。那几年,白松一年至少三四个月在山里。跑山场、在茶农家喝茶,准备大干一场,资金都准备到位了。

但是2020年疫情来了,拖了三年。什么项目啊、公司啊,是按下暂停键了,但所花费的时间、物资、精力,绝不是无用功。他坚信。

你很难重复白松的话和行为。总之,你很难复制他。因为他有思想,有热爱,有朋友,有人脉,有资源,有品质。

用茶叶换老画家的书法作品,用茶换紫砂壶。这是玩茶,是送茶。他以茶为媒,认识的一系列都是国家级的大师。

从2020年疫情开始,白松才开始卖茶,算代卖,他选好了茶,包装一下,给对方发货过去,什么品牌名也没有,只有白松这个名字加一个电话。

很多老朋友老客户找他买茶,99%以上的老客户,都是多年回购;包括那种在微信上一个字没聊过的,到了四月份也会准时发一条短信:老白,寄点茶来。

白松在自己的朋友圈荐茶、卖茶,三天两头发一发朋友圈,这个说“老白,我来两盒”,那个说“我来5斤”,就这样卖。他有一个有201个人的茶业群,价格全在里面公开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公开地清楚地不能再清楚。

我想,这应该不是茶的买卖,而是茶从白松这里去寻找归宿。那些买茶者其实是把白松的茶接回家来,而己。

白松与广西的刘三姐同乡。父母是老知识分子,本人受过高等教育。很善良,总替他人着想。在没有来江西前,他是不懂茶的。

一切都缘于他三十岁那年,母亲生病住在湖南湘雅医院,他很想主治医生给母亲看病用心些。便捎了一些土特产给医生。医生笑笑说,你一定要表达感谢,就帮我买两盒铅山北武夷桐木关的红茶吧。

北武夷桐木关的红茶?

白松真不懂。这个地方有什么好茶,让外省的医生如此动情?

从医院回铅山,白松就直奔武夷山西坑,在家里保姆阿姨的帮助下,购买了武夷山最地道的好茶。从此,他也爱上了茶,就如打开潘多拉的茶盒一样。茶,让白松着了迷。2001,原本在永平铜矿工作的白松被派驻云南,采购物资。云南人喝普洱,聊工作,聊家常,干什么都是喝茶。在云南他又认识到了普洱。又因为妻子的服装店第三家分店开到了福建龙岩,福建的茶文化之繁荣,给白松上了不少课。总之,对茶的了解和认知,这么多年,在逐年递进。

一迷就是十几个春秋。

白松说,老了,真老了。但是,喝茶便不显老,他还雄心勃勃,计划到省城南昌去开一家茶馆,把好茶送到更多爱茶人的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