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Connor 比特币交易平台 2024-09-03 16 0

到北京旅游的人,往往会怀着无比敬重的心情来到一个景点。

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这里,学生们放眼望去,能见到许多曾经在课本上见到的名字。

老人们看到这里的一座座墓碑也往往会热泪盈眶。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如何建成的?

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葬入八宝山?

为何我们熟知的几位领导人并没有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留下名字?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中国版的拉雪兹公墓

拉雪兹神父公墓是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占地118英亩。

这也是世界上十大最著名的墓地之一,坐落在巴黎第20区,其中埋葬的是在过去两百年中为法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名人志士。

拉雪兹公墓也成为了巴黎市内的一个重要景点,每年有数十万来访者到此参观瞻仰。

在中国也有一座翻版的拉雪兹公墓,它就是八宝山革命公墓。

修筑八宝山革命公墓是1950年北京市政府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进行规划筹备的。

而八宝山曾被称作黑山,本身只是北京西山的一座高度仅有一百三十米的小山丘。

传说在八宝山的山脚下埋葬了八件金宝贝。

分别是金鸡、金牛、金马金老太太推着金磨磨金豆,金碾子装着金豆子。

这也是八宝山名字的由来。

展开全文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不过这也只是传说,实际上八宝山的八件宝贝说是这山里产出的八种常用的建筑材料更为恰当。

选择八宝山作为革命公墓的其实也与八宝山的历史有一定的关联。

八宝山西侧是公认的风水好,明清两代有许多太监和京城的富商都将这里作为养老送终的选址,最终埋骨于此。

而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则在八宝山西侧建了一座忠烈祠,抗战中牺牲的38位爱国将领都在这里立了牌位,用于纪念他们的杰出奉献和丰功伟绩。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决定选择八宝山作为国家的公墓陵园。

北京市政府请来有名的建筑师林徽因,对公墓的主体建筑格局进行了妥善的设计。

从鸟瞰图来看,八宝山公墓陵园的里外结构就像一朵缓缓绽放的莲花一般。

那么究竟是谁有幸成为第一个入葬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人呢?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曾葬下人民的骆驼

1920年八月,一位青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从此他踏上了革命的征程。

他也成为了我国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参加了众多战争,也曾为新中国成立的伟大事业鞠躬尽瘁。

他的名字叫任弼时。

他的前半生堪称是颠沛流离。

读中学时,人地时就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爱国活动,积极了解革命事业。

最终他因为家境问题无法继续进行学业,他便正式投身革命。

1921年的春天,任弼时孤身前往苏俄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最新的知识。

在那里他一天只能吃200克黑面包。

一个正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只吃这点东西,怎么能行呢?

但任弼时坚持了下来,即便挨饿学习,他也从来没有叫过苦。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1924年回国之后,面对革命所需要进行的流血与牺牲,任弼时从来没有逃避过,也从来没有畏惧过。

他曾在前往安徽巡视的途中被叛徒出卖,也曾在上海不幸被捕。

无论敌人使出什么样的手段,任弼时的头颅总是高高地昂着。

他的嘴里不曾吐出过半个不利于革命的字,也不曾将自己带着的情报向敌人透露半分。

生活的艰辛使他身体落下了许多病根,与他共事的同志们都称他是革命队伍中身体最差的一人,也是革命队伍中工作最忙的一人。

他40岁时身体状态就已经非常不好。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1948年,任弼时被检查出很严重的高血压和心律不齐。

医生建议他保证每天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要再这样整天忙于工作。

组织上也希望他能够多多关照自己的身体。

但1950年4月,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任弼时实在是坐不住,便再次不顾医嘱投入了工作。

这也导致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越来越恶劣。

1950年10月26日晚,抗美援朝战役打响的第二天。

任弼时由于长时间投身工作和研究,病情骤然恶化,第二天中午在北京病逝,年仅46岁。

他的离去一时间令许多老革命同志都深感悲痛。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1951年7月18日,任弼时的公墓修建完成,位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东北角的半坡上,占地三百多平方米。

毛主席亲自在墓碑上题写了“任弼时同志之墓”。

叶剑英元帅评价任弼时称:“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

任弼时同志的墓也是整个八宝山革命公墓内最大的一个墓穴,和张澜、瞿秋白的墓共同组成了八宝山公墓的第一墓区。

此后又有无数革命战士和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央领导葬进了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革命公墓曾论资排辈?

安葬在任弼时墓西面的是新中国第一任副主席张澜。

而任弼时墓东侧则是瞿秋白同志,当时是瞿秋白同志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中央便决定将他的墓迁至八宝山重新安葬。

这也是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第一墓区,此后藏进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人物基本都是以此为基准,向外扩展延伸,构成整个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墓群。

与第一墓区不同,第二墓区和第三墓区并不按逝者的身份地位进行排序,而是根据逝世的时间依次排序,依次修建墓穴,墓地的占地面积基本统一,形式上也没有相差太多。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正常来讲,葬进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没有后门可以走的,需要有上级单位开具的介绍信才能在这里下葬,没有任何搞特殊的余地。

因为这是周恩来总理直接代发指示,由北京市政府筹建的国家级革命公墓,信息是国家认准有一定贡献的人才能在八宝山留名。

而周恩来总理的初衷只是希望能够将革命中牺牲的战友和同志们集中安放在一个地方,方便同志们缅怀祭奠,也方便他们的后人前来瞻仰祭拜。

因此最初筹建八宝山革命公墓时,林徽因在设计方面也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八宝山公墓的整体格局仍然是建立在满足其作为一处公墓的基础功能之上。

但到了特殊时期,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出现了严重的论资排辈现象。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牧区开始划分等级与层次,骨灰堂也按照级别将领导人与干部们的骨灰放在一处,甚至还将官职级别更高的骨灰安放在更高的位置。

这就与周总理最开始的设想大相径庭了。

这一时期也有许多人想要钻空子八宝山革命公墓占据一席之地。

而许多蒙冤去世的领导干部和被迫下乡导致背井离乡的专家学者们却没能进入八宝山。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这个消息一出,亿万人民都感到悲痛,泪洒十里长街。

本以为周恩来总理的遗体也会像许多领导人那样葬进八宝山公墓,尤其是修建八宝山公墓还是周恩来亲自提议的。

然而令所有人震惊的是,周恩来总理的遗愿却是要将自己进行火化,将骨灰撒掉。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他的妻子邓颖超说:“恩来生前说过,他担心我替他办不成这件事。今天终于可以办成了,他的遗愿就要成为现实了。”

1月15日晚,被指派执行撒骨灰任务的同志登上了飞机。

经过中央批准,周恩来同志的骨灰将使用飞机撒在指定地点。

他是第一位提出死后要不留骨灰的同志。

但这个决定也恰恰体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也正是这一年,“四人帮”被彻底粉碎。

此后的八宝山革命公墓再也没有了论资排辈,划分等级的不良现象。

本以为应该被葬进八宝山革命公墓却没有进入的还有一人。

那便是伟大的毛泽东主席。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主席为何不入八宝山?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于死亡这件事的看法倒是颇有些志同道合。

生前毛主席曾对战友们说,死后不想要被埋在地下,希望进行火化,将自己的骨灰撒在长江之中。

他也确实在生前号召宣传火葬,并成为了第一个在文稿上签字逝世后进行遗体火化的领导人。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

在逝世后15天内,各界人士要赶往北京进行追悼活动。

因此负责遗体保护的医务人员对遗体做了一般性处理,防止这15天内遗体发生腐烂与损坏。

但9月10日,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共中央又提出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永久性的保护,并建立一座毛主席纪念堂,以方便人民群众和各界人士对毛主席进行永久瞻仰。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毛主席号召进行火葬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我国在农业发展上面临耕地有关的诸多问题,毛主席希望能从上而下地推广火葬来节约耕地,避免大量墓穴占用耕地。

保障耕地面积,也是保障人人都能吃饱饭的根本所在,这也足以见得毛泽东真正践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是在用整个生命忧国忧民。

而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也就意味着毛主席的遗体不必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之中。

但如何永久性完整地保存毛泽东的遗体又成了新的问题。

于是各方面的专家都来到北京成立了一个“遗体保护组”。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他们在人民大会堂里通宵达旦地进行讨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又不断地探讨这些方案的优缺点,在否决了液态保存和气态保存诸多世界上最为常用的遗体保存方法之后,北京的专家提议采取液态和气态相结合的原则。

最终的遗体保护方案,不仅结合了气态与液态两种保存方案,还综合了物理学、光学、化学等多种保护措施。

1977年9月9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毛主席纪念堂的落成典礼,并正式对外开放。

同时也在毛主席纪念堂的第二层设置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的革命业绩纪念室。

时至今日,每年仍有数百万人前往北京瞻仰毛主席,纪念毛主席。

而死后没有葬在八宝山的领导人也并不止周恩来和毛泽东两位。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邓小平同志的遗愿是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因此1997年3月2日上午银色的专机升上一千八百米高空,邓小平的遗孀卓琳将他的骨灰同花瓣一起撒入了大海。

开国元勋刘少奇也没有葬进八宝山。

1980年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组织部联合对刘少奇案进行复查。

最终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通过了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同年5月13日,刘少奇治丧委员会将刘少奇的骨灰取回洒在了祖国的大海里。

值得一提的是,曾在特殊时期立下功劳的胡耀邦同志也没有葬在八宝山。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他的夫人李昭向中央提出不要将其葬在八宝山,而是安葬在他生前寄予厚望的共青城内。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结语

建成至今,已有三万余人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存放的骨灰超过四万份。

有的是开国元勋,有的是革命烈士,有的是杰出科学家与学者,也有抗战时期的国军高级将领。

他们都曾为这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抛头颅洒热血。

人的生命在历史上只能称作短短一瞬,但有的人的一生应当被历史铭记到永远。

青山有幸埋忠骨,常年安静肃穆八宝山革命公墓,无声地诉说着每一位同志的功业。

八宝山革命公墓是怎么来的?

参考文献

.北京观察,2021(07):82-83.

评论